所以我不喜歡強調「CP值」。
台灣很多黑心生意人,但默默堅持品質的餐廳也不少,價格不能當評斷餐廳的唯一要素。
只希望有良心的好店多一點,給消費者優質安心的餐飲環境。
「『有人這麼認為。但我覺得不應該用CP值衡量一頓飯,雖然每個人對於價值有一定的感受,但餐飲的價值如何決定,因素很多,比如說前置作業程序,你熬一鍋雞湯要多久?用很多雞粉但比較便宜的店家CP值就高嗎?』
在這個追求『俗又大碗』的時代,許多消費者只認識量的多寡,而喪失分辨品質的能力。也許是講求速成的風氣使然吧,藏在表層之下的質地被視而不見,許多人看不出店家的用心,也吃不出用心所造就的差異,既然不懂分辨品質,那麼數量與價格是最明確可見的標準。這是令餐飲工作者多麼無奈的結果。
甚至,許多餐飲經營者也在「賺錢」的首要目標下,把「cost down」(減低成本)當作魔法棒一般揮呀揮,彷彿錢財就此滾滾而來,於是賣給客人吃的食物是自己不願吞下肚的東西,然後不知緣由的消費者還心甘情願地掏出錢來,一臉滿足地笑言『CP值好高』,這簡直比恐怖電影還教人發顫。」
即使雞粉和雞湯塊儼然已成為台灣餐影界不能說的秘密,還是有人持續默默地做對的事情。除了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像鬍子餐酒 Baffi Italian trattoria 這樣有所堅持的好店之外,也能破除在選擇餐廳時一般人會有的 CP值迷思,這真是太不可取了!
延伸閱讀:【BIOS X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】台北西式小館專題:鬍子餐酒
http://www.biosmonthly.com/contactd.php?id=3322